支春义,香港城市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中科院物理所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到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工作,历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员(faculty)以及主任研究员(永久职位)。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及郑州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可穿戴柔性电存储器件,包括锌基电池,水系电解质,高安全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致力于为各种柔性器件和可穿戴器件系统提供柔性电源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已发表SCI论文290余篇(2019年7月),他引超过19000次(ISI),H因子为77,专利授权70项。编辑著作两本。支春义博士是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9,材料科学),香港青年科学院member,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cience理事,获得城大校长奖,青年杰出研究奖,NML研究者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
Introduction
MVC: 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主要的研究方向?
ZCY: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柔性储能,锌基电池和一些水系高安全的电池体系。
MVC:请您介绍一下柔性储能器件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您对柔性储能器件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展望?
ZCY:柔性储能器件的大背景是柔性电子学。随着柔性电子学的发展,柔性储能器件的优势会逐渐被体现出来。同时也意味着柔性电子学发展的关键也体现在柔性电存储。柔性电存储本身存在的问题非常多:首先,牺牲了太多的能量密度获得了柔性;第二,虽然有了柔性,但是它的舒适度其实也并没有这么高;第三,相关的科研虽然做了很多,但是里面关键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涉及得不够充分。大家兴奋于展示,可惜却驻足于展示。柔性器件的Fancy,常常让大家忘记了科研的本质,长此以往,必然失去长久的生命力。
长远看,柔性储能未来是有希望的。一方面,电子学的发展,到了可以追求舒适电子学的时候;另一方面,纺织等传统产业,也很需要新力量的接入。这些都会推动柔性储能的发展。
◐
Main field of interest
MVC: 最初是什么把您吸引到科研领域的呢?作为您在科研工作中最大的乐趣和成就感是什么?
ZCY:最初把我吸引到科研领域的,其实并不是科研本身,我只是跟随了自己的性格。因为自己性格比较胆小,所以总在寻求稳定,在大学里面工作,看起来比较稳定一些,就懵懵懂懂走到了科研这个领域。
我想科研最大的乐趣来自于,可以比较自由地进行探索(虽然我们仍然受很多外在的限制,比如说经费,科研条件等,但实际上相对其他职业来说,其自由程度还是相当高的)。就成就感来说,我可能比较矛盾,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悲伤,虽然得到了相对自由探索的机会,但这样看来多年下去,也不过是文章一生罢了。虽然有很多快乐,但是成就两个字不敢想,成就感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是一份工作,给了我相对的稳定性,让我相对心安的生活,我就可以慢慢做一些事情。
MVC: 对于您发表的著作,哪些是令您最骄傲的?您最喜欢的是您哪部分的研究工作?
ZCY:很难说哪些特定的研究是令我最骄傲的。科研需要大量的挖掘,每一个工作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如果将科研课题比作大森林,我们会为一颗大树兴奋,但是灌木丛也是森林的一部分。目前还没有令我骄傲的成果,如果将来我们的科研,能解决一点点实际的问题,那也许是可以略微骄傲的时候。我个人最喜欢是在柔性电存储上的工作,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在这里做的很好,只是因为我本身比较技术流,会为技术兴奋。
MVC: 在科研经历中有哪些趣事可以和我们分享?
ZCY:科研中常常各种各样的虐,但是跳出点点滴滴,还是会有些趣事。
曾经我们做过一个可自愈合的超级电容器,虽然发了文章但是我对它实际应用一直存疑。因为单独超级电容器存储电量非常少,做成柔性的储能就更少,然后它又自放电和自愈合。人家说科研是为了应用,但是这样的科研简直是和应用越走越远的啊。我们常常举起“概念展示”这个挡箭牌,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另外我们课题组另外一个学生做电致发光器件的,把自愈合的这个概念用到电致发光器件中。做出来的发光器件由于其本身结构的优势,很容易实现自愈合;而且对这种发光器件来说,他的应用就是提供环境光,并不需要完美均衡的亮光。突然间,我们就从看似无用看到了应用的背影,算是一件趣事吧。
◐
Work life balance
MVC: 工作之余您有什么兴趣爱好?您认为科研人员应该如何平衡科研和生活?
ZCY:兴趣爱好蛮多的,喜欢打羽毛球,爬山,读书,和朋友们聚聚餐唱唱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个人行走在陌生的大街小巷。那时候我好像是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酸甜苦辣,阳光风雨,都只是经历的意义吧。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对很多人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虽然科研工作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但是我想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可能都为科研付出了太多的时间,而忽略了生活。至于说应该如何平衡,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总是可以做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本身没有对错,只是将来不要后悔就好。
◐
Advice to youth
MVC: 您认为研究生该如何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作为导师,您最欣赏什么样的学生呢?
ZCY:一方面,我其实已经离开研究生生活很多年,很难具体指导如何提高研究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很难有一个通用的做法来提高学生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老师应该因材施教,而学生也应该因师就学。
从老师的角度看,当然会喜欢想法很多、做事勤勉、工作扎实、科研嗅觉敏锐、肯于挖掘又能把文章写好的学生。可是这样的学生难道不是神学生吗?几乎相当于老师在找一个不需要老师的学生。所以,现实中我欣赏的学生是不拒绝成长的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几年是互相雕琢的过程。无论老师和学生,都会希望雕琢的结果是心的成长吧。
MVC: 您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您对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有什么建议?
ZCY:作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我觉得是不要忘记科研的本质是探索。我们常常沉溺于文章,沉溺于灌水套路,而忘记了科研的本质是探索。我们常常对自己说,这个领域已经做了这么些工作,什么都被做过了,我怎么可能做出一个有进展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了科研的本质。
如果说对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有什么建议的话,我的建议是,在你可以选择的范围里,在你最高兴奋点的地方用尽全力做,不要执着于结果的好坏。
MVC: 您能否用简单的几个英文单词形容下拥有快乐的实验室生活的关键(key to a happy lab life)
ZCY:Peace,Collaboration,Exploration,Pa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