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文献资料 > 材料手册 > 详情
一种核壳结构导电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2019/11/27 21:43:30 admin

  聚苯胺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导电聚合物,其既具有金属和无机半导体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又具有有机聚合物柔韧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还具有电化学的氧化还原活性。将聚苯胺制备成纳米纤维,可极大提高其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活性。但是,聚苯胺的可纺性较差,单独纺丝难以形成连续稳定的纳米纤维。Shahi等以苯胺为单体原料,在氧化剂过硫酸铵存在条件下,通过化学聚合法得到掺杂的聚苯胺,再用氨水脱掺杂处理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将其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进行静电纺丝,但收集到的不是聚苯胺纤维而是微-纳米粒子。可能是纺丝液的黏性及表面张力不够大,可纺性差,在较强静电力的拉伸作用下崩裂成珠粒。为了制备聚苯胺导电纳米纤维,更多的方法是把聚苯胺粒子混合在聚合物基体中进行静电纺丝:Im等人利用静电纺装置制得了聚苯胺/聚氧化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纤维。通过直接氟化法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增强多壁碳纳米管在复合电纺纤维中的分散性和粘合性,从而改善电磁干扰屏蔽效率。Babu等人利用静电纺技术,制备了盐酸掺杂的聚苯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纳米纤维。纤维的交流电导率随聚苯胺含量的变大显著增强。

  本实验以纤维素和苯胺单体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核层纳米纤维,再通过原位聚合技术在核层纳米纤维表面形成壳层聚苯胺纳米粒子,通过调整静电纺丝和原位聚合工艺参数,调控核层纳米纤维的直径和壳层聚苯胺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含量,使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导电纳米纤维材料。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