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Pt/N掺杂的碳纳米纤维用于CO2的电化学还原及羧化
Pt/N掺杂的碳纳米纤维用于CO2的电化学还原及羧化
近日,深圳大学的何传新课题组在柔性碳布(CC)基底上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将铂纳米粒子(Pt NPs)嵌入氮掺杂的碳纳米纤维(NCNFs)中,制备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Pt-NPs@NCNFs@CC)。
2018/7/4 11:35:04
综述:批量生产定向电纺纳米纤维
综述:批量生产定向电纺纳米纤维
使用移动式收集器,可以克服静电纺丝射流之间的干扰,以获得对齐的纤维。 Garcia-Lopez等人(2017)使用3D打印设计并构建了静电纺发射器阵列和储库,使用的溶液是聚环氧乙烷(PEO)水溶液。
2018/7/6 8:54:52
西南交通大学周绍兵教授: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综述
西南交通大学周绍兵教授: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综述
西南交通大学周绍兵教授与杨光博士在高分子顶尖综述期刊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影响因子:25.766)发表论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该论文体系总结了近10年静电纺丝技巧制备多级结构聚合物纤维以及这些纤维的生物医学运用。
2018/7/6 11:33:46
北京林业大学王辉教授ACS Catalysis:制备高效率光电解水的光阳极
北京林业大学王辉教授ACS Catalysis:制备高效率光电解水的光阳极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王辉教授课题组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能源研究所Teresa Andreu高级研究员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钨掺杂对钒酸铋光阳极水解制氢表面态的影响研究:电子捕获过程的调控》(Role of tungsten doping on the surface states in BiVO4 photoanodes for water oxidation: tuning the electron trapping process)在SCI Top期刊《ACS Catalysis》(影响因子:10.614,化学一区)上发表。
2018/7/6 15:45:28
商丘师范学院魏伟博士:Ge量子点与纳米碳纤维复合能抑制负极体积膨胀
商丘师范学院魏伟博士:Ge量子点与纳米碳纤维复合能抑制负极体积膨胀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的魏伟博士通过将Ge量子点与纳米碳纤维复合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Ge负极体积膨胀大的问题,实现了1204mAh/g可逆容量(电流密度200mA/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可达87.1%,目前该成果已经发表在了《Nanoscale》杂志上。
2018/7/9 14:55:32
进展:电纺纳米纤维制备无机复合材料
进展:电纺纳米纤维制备无机复合材料
许多无机材料表现出有趣的功能特性,如光催化和压电性。为了进一步改善其性能,可以添加辅助材料以形成无机复合材料。具有纳米纤维而不是自由纳米颗粒形式的材料具有防止聚集和具有高表面积的优点。
2018/7/10 9:23:29
非晶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热输运的尺寸效应研究
非晶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热输运的尺寸效应研究
高分子聚合物因其具有质轻、柔韧性好以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物理性质被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然而高分子聚合物一直被认为是热绝缘体的典型代表,其在室温下的热导率仅有0.1-0.3 Wm-1K-1,这使得高分子聚合物在热输运与热调控领域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有望作为热界面材料进而改善高密度集成芯片的散热问题。因此,开发和研究高热导率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对于热界面材料的改进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8/7/10 12:04:16
宁波材料所:PVDF油水分离膜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宁波材料所:PVDF油水分离膜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富团队(先进功能膜)在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油水分离膜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2018/7/11 9:35:22
综述:影响碳纳米管增强纳米纤维的因素分析
综述:影响碳纳米管增强纳米纤维的因素分析
有几个因素影响碳纳米管在纳米纤维中的机械增强效应。这些因素包括分散、碳纳米管与其基质之间的界面粘附和碳纳米管的纵横比。
2018/7/11 9:35:53
上海硅酸盐所:载药硅酸铜微球与静电纺纤维复合支架治疗黑色素瘤
上海硅酸盐所:载药硅酸铜微球与静电纺纤维复合支架治疗黑色素瘤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吴成铁、常江带领的研究团队制备出载药硅酸铜空心微球与静电纺纤维智能复合支架,该支架既能加速皮肤创伤愈合,又能光热结合化疗治疗黑色素瘤。并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易正芳团队合作,在动物体内证实了该支架具有黑色素瘤治疗与修复创面的双重效果。
2018/7/11 10:13:45
通过静电纺丝使纳米粒子与纳米纤维结合方式探讨
通过静电纺丝使纳米粒子与纳米纤维结合方式探讨
虽然纳米纤维与纳米粒子相比具有较小的表面积,但能够作为支架来支持它们并防止其聚集。纳米纤维和纳米粒子的结合可以使纳米粒子的有效功能输出最大化。
2018/7/12 9:11:16
纳米能源所潘曹峰团队:一种透明可拉伸自驱动触觉传感器
纳米能源所潘曹峰团队:一种透明可拉伸自驱动触觉传感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团队,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原理,研发制备了一种透明可拉伸触觉传感器(Triboelectric Tactile Sensor, TETS)。
2018/7/12 9:57:54
多位专家关于纳米纤维膜空气过滤器最新研究进展
多位专家关于纳米纤维膜空气过滤器最新研究进展
来自清华大学的朱宏伟教授课题组、南京大学王新龙老师课题、斯坦福大学崔毅教授课题组等对纳米纤维膜空气过滤器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8/7/12 11:10:41
技术研究: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纤维
技术研究: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是纺丝聚合物溶液形成纳米纤维的简单方法,由于碳纤维通常由碳化聚合物制备,因此,静电纺丝是制备用于碳化的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
2018/7/13 10:15:53
快报:静电纺丝在生物等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快报:静电纺丝在生物等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易丝帮小编总结了近日静电纺丝最新发表文献,并按应用领域将文章进行分类统计,以方便读者及时了解静电纺丝最前沿的技术。
2018/7/13 10:43:38
新型电纺技术构建透明半球形3D纳米纤维支架
新型电纺技术构建透明半球形3D纳米纤维支架
纤维直径通常介于数十纳米至数微米之间,与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等纤维支架的尺寸相近。采用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电纺纤维构建组织工程支架,可以仿生细胞外基质的结构乃至生物学功能,利于细胞的黏附、分化和增殖,引导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成为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报道显示,电纺纳米纤维支架可以提供理想的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微环境。组织工程基于其独特的功能和组织学特性,显著促进了个体损伤部位的最佳治疗方法的发展。人体器官和组织具有三维(3D)形态,例如,眼睛的形态是球形。然而,大多数传统的静电纺丝设备仅能够制备出二维(2D)结构纤维支架。
2018/7/16 10:30:49
新成果: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压力传感器
新成果: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压力传感器
压电聚合物通过电纺形成纳米纤维膜已经较普遍,由于对机械刺激具有显著的电反应,电纺压电聚合物可用于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
2018/7/17 15:21:36
东华大学丁彬教授:电纺高效油/水分离纳米纤维膜
东华大学丁彬教授:电纺高效油/水分离纳米纤维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许多石油污染发生了对水环境的灾难性后果和生态学,主要是由频繁的油污,工业化学品泄漏和排出含油污水。因此,有效的油/水分离过程是对含油废水具有重要意义纯化。
2018/7/18 10:03:03
等离子体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改善纳/微米纤维
等离子体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改善纳/微米纤维
近年来,等离子体在合成化学各种方面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非热大气压等离子体在液体中引发的化学过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这一有前途的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新颖的应用是使用非热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预静电纺丝聚合物溶液。静电纺丝是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微米纤维的一种成本效益高且用途广泛的技术。这种合成的和天然的聚合物纳米纤维垫可以应用在生物医学、生物技术和工业等领域:纳米纤维可用于生物和/或化学传感器、伤口愈合、药物递送和组织工程。
2018/7/18 12:59:38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自下而上的湿纺-电纺联用构筑传感储能一体化智能纤维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自下而上的湿纺-电纺联用构筑传感储能一体化智能纤维
柔性传感器和柔性储能元件作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运动检测、个性化健康监测以及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2018/7/19 10:38:40
上一页 1...10111213141516...221 下一页